奏响春耕“进行曲” 跑出备耕“加速度”

2023-02-28 16:03:19 来源: 作者:记者 骆盈颖 卢熙润 通讯员 金香纯 沈嘉浩 章杭 编辑:胡蕾

  

hzxhb0224003_001_01_b.jpg

  春意渐浓,农时催人。眼下,行走在西湖区田间地头,总能看见农户们忙活的身影。

  播种、除草、施肥……大型农机、微型机械齐上阵,一幅幅繁忙有序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

  抢占“春机”

  茶园开启“农忙”模式

  “好茶靠养出来,只有充足的营养才能使春茶早发、旺发、生长快,我们都盼着今年能有个好收成哩!”转塘街道大诸桥社区茶农邵凤琴给记者科普养茶知识。

  原来,立春之后,茶树在休眠中慢慢地苏醒,随着温度和雨水条件成熟,匆匆发芽,迫切需要营养。茶农们都忙着施追肥,以满足春茶生长时的营养供应需要。

  “茶叶到了春季就是要赶雨季追肥,我们根据天气预报算好了时间,2月初就开始给茶园施肥、除草,刚好这两天雨来了,一下子就将肥料化进土壤,让茶根很好地吸收营养。”陈梁是转塘街道上城埭村的一位茶农,最近他花费了三四天时间完成了他家3亩茶园的施肥和除草,“之前冬季施肥的时候,村社补贴了一些有机肥料和菜籽饼,当时就给茶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在追施复合肥是为了肥芽壮芽,提高茶叶质量,接下来就等丰收了。”

  除了茶园间忙碌的身影,龙门坎村茶山上搭起的钢管棚架也十分吸人眼球。这是村民葛永治搭建的棚子,等天气变化后会盖上黑色篷布。

  “随着天气变暖,太阳辐射增强,黑纱帐能吸收太阳辐射,防止茶叶被太阳暴晒,以此保证茶叶的产量和质量。”葛永治讲述自己三九冰冻天气就开始准备三伏天茶园的抗旱材料,过年期间还进行了茶园遮阳棚加固工作,“但愿接下来都风调雨顺,这些准备都用不上。”

  春季是茶叶生产的主要季节,茶园的春季管护直接影响到春茶的产量及经济效益,对促进全年丰产丰收具有重要意义。

  西湖区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农业发展,之前就将茶园增施有机肥纳入茶产业发展重点工作。如西湖龙井茶群体种保护区按550元/亩·年的标准发放菜籽饼肥,其他生产茶园按每亩350元/亩·年的标准发放菜籽饼肥,惠及所有生产茶农,以减少化肥使用量、持续改良茶园土壤,稳步提升茶叶品质。

  科技助春耕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在西湖区的沃野田畴,智慧农业正大显身手,“数字工友”为春耕备耕再添动力。

  在双浦镇外张村的麦田里,种粮大户周武群的952亩小麦已进入返青期,绿油油的麦苗平均长到12厘米高,长势喜人。只见他站在田边,手握遥控器操控着农业植保无人机来回穿梭在麦田上空喷施液体肥料。

  “返青期施肥是春季农田管理的重点,无人机可帮了大忙。”周武群介绍,无人机“上岗”后,每小时能喷洒60亩麦田,一天就能完成全覆盖施肥。“省时省力,完全不用担心误了农时。”

  除了施肥,在小麦播种、除草、杀虫等环节,周武群同样用上了无人机。“靠人力一亩地播20斤种子,无人机一亩能播30斤种子,就算按80%的出芽率产量也更高。”周武群介绍,除了作业效率高,该款农业植保无人机还能通过预设程序实现路线规划、一键作业、自动返航等操作,去年小麦丰收时亩产突出的能达到800斤。

  在双浦广袤的麦田上,还活跃着旋耕机、翻地机、收割机等新农机,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让“会种地”变身“慧种地”。

  近年来,双浦农业从深松平地、播种施肥、病害防治、节水浇灌到机械收获等都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随着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和农业机械化的蓬勃发展,春耕效率大幅提高。

  小麦田管忙

  不负农时不负春

  当前正值春耕的关键时期,之江城投集团下属公司杭州景城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城公司”)正抢抓农时,开展冬小麦的春管养护工作,不断夯实小麦稳产基础。

  在双浦镇的一片冬小麦地里,景城公司养护部的技术员正在查看去年12月初播下的冬小麦长势情况。经过一个冬天的积蓄,小麦地现已郁郁葱葱,翠绿的麦苗正在和煦的阳光中自由茁壮成长。

  “最近气温有所回升,我们主要是检查小麦长势、田间墒情及杂草发生情况等。”景城公司技术员介绍,此批冬小麦涉及西湖区双浦镇周富、社井、东江嘴、白鸟等村社的多个区域,种植小麦约800亩。

  为减少小麦品种连作影响,此次景城公司将小麦品种更换为成穗率高、丰产性好的“苏隆128”,该品种全生育期约190天,预计今年五月底六月初可收割。

  清沟、追肥、防治,在小麦地里,工作人员背着一台台背负式喷雾施肥机正在给小麦施肥,呈现一派繁忙的农耕景象。“原来人工施肥,一人一天能完成20亩,利用农用机械一人一天可完成40—50亩,减少了直接劳动力投入,缩短了作业时间。”景城公司技术员说,“等小麦再长高一些,我们会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它将更加高效地完成病虫害的防治。”

  水渠是灌溉的重要渠道,也是春耕生产的重要保障。由于前段时间雨水较多,技术员在现场查看小麦生长情况和田沟情况后,对有积水的田沟进行了人工清沟,避免渍害。

  接下来,景城公司将继续跟进小麦生长情况,做好早春小麦拔节追肥、病虫害预防工作,为小麦的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惠农政策到户

  农户吃下“定心丸”

  如今农民增收有保障,不仅依赖各式智能机械设备解放双手,还有一条条暖心的惠农政策,让农户们吃下“定心丸”。

  双浦镇下杨村的菜农陈德军前年种了60亩油菜,去年扩种到80亩。“这两天抓紧增施硼肥,增产有望。”他开心地说,现在惠农政策好,春耕备耕虽忙但有奔头。

  记者了解到,西湖区连续多年实施生产性规模主体补助,对辖区内油菜连片种植面积50亩(含)以上的,按实际种植面积给予每亩200元补助。“去年拿到了16000元补贴,之后考虑继续扩大油菜种植面积。”陈德军说。

  随着近年农作物统防统治和配方肥推广应用补助政策的出台,水稻和小麦的成本损失保险和收益补偿保险的进一步推进,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不断健全。“这大大提升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今年,将继续为种粮农民送上农机购置补贴、规模种粮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政策大礼包。”西湖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惠农政策到户,农民种粮有奔头。西湖区农业各领域农民辛勤耕耘,挥洒汗水,扎实推进春季农业生产。

  接下来,区农业农村局技术专家也将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生产指导,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以农机应用助春耕、农技进田护春耕、农政补助惠春耕,确保今年粮食生产“开门稳”,助力“三农”发展“开门红”。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1-85311713  国家广电总局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247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招聘信息 相关法律 网站地图

©2019西湖网版权所有 2006-2008 - ICP备案号:浙ICP备09092688号-1